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不确定因素风险加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给中小银行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银行不良贷款率也不同程度地上升。
根据日前发布的银行业三季报数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36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部分中小银行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其中,无锡银行(5.890, 0.01, 0.17%)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相比下降1.33个百分点至8.87%,接近监管红线。
此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三季度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总体上看,商业银行的各项流动性指标数值都满足监管指标的下限。其中,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面临较大挑战,未来还是应该在加强核心负债、降低负债成本、增加资本金补充和合理压缩同业资产规模方面多下功夫。
针对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监管层也频频发声,力挺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近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也表示,将支持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二级资本债等方式,拓宽资本补充渠道。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近一段时间,各地专项债也陆续“开闸”。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2020年广东省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信息披露文件》显示,广东省决定于12月7日发行2020年广东省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一期)--2020年广东省政府专项债券(九十一期),计划发行额度为10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普宁农商行、郁南农信社、揭东农商行、罗定农商行四家中小银行的资本金。
另据记者了解,山西、陕西、浙江三省均将于12月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额度分别为153亿元、46亿元、50亿元,期限均为10年期。其中,山西省明确发行时间为12月中旬,浙江省明确发行时间为12月中下旬。
2020年12月10日,国债期货各品种主力合约全线上涨。截至下午收盘,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09%;五年期主力合约涨0.09%;二年期主力合约涨0.07%。
中国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另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中信证券(29.160, -0.13, -0.44%)明明:预计国债净融资规模小幅下调
中信证券明明称,国债的净融资额是中央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来源,2012年至2020年这9年国债净融资额与中央财政赤字的差值与中央财政赤字的比值稳定在5%左右,2020年中央财政赤字目标为2.78万亿元。在2021年赤字率3%的假设条件下,根据赤字规模=赤字率*名义GDP规模,估计2021年财政赤字规模为3%*2021年名义GDP规模。我们假设今明两年名义GDP增速分别为3.5%和10%,则预计2021年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净融资总额约为3.4万亿。历史上中央财政赤字与地方财政赤字占比均较为稳定,假设明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下调至2.4万亿,地方财政赤字规模小幅增加至1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占比下浮下滑至70.6%。
广发固收:进入紧货币紧信用时,长端利率上行最快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广发固收称,2021年可能出现稳货币+信用收敛,可参考的是紧货币紧信用阶段,历史数据揭示紧货币紧信用持续时间均值约9.5个月。期间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均值为18.9bp,1年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均值为25.1bp。长端利率调整幅度并不算大,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紧货币紧信用状态的前序,往往是紧货币宽信用,此时是利率上行幅度更大的时候。进入紧货币紧信用时,长端利率上行最快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