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证鹏元”)举办的“中证鹏元2021年信用风险年会”分别于12月9日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12月11日于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行,主题为“新格局、新阶段下的中国信用观察”。
在下午的《圆桌论坛:近年来中国境内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与国际化展望》环节中,中证鹏元结构融资评级总李琳、新分享控股有限公司副总陈春锋、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执行总经理刘羿、铀平方资本董事合伙人Ralph Wu、中证鹏元结构融资评级部副总经理汤军参加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部分现场实录:
Ralph Wu:像我们现在国内的RMBS,他的发行方式和信用结构可能就更像美国的次贷这样一种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仍然认为MBS在绝大多数国内的投资者账面上,不是把它当做利率品划分的,是当做信用产品划分的。我要讲的是,今天我想带给大家最重要的结论是,如果从信用品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比MBS更好的产品。
从超额收益的角度来说,现在MBS的发行利差相对来说比2016、2017年的时候要低很多,但是他仍然提供非常好的超额收益。如果你考虑到这个基本上没有信用风险的产品的话,这个超额收益是非常值得你花时间去赚取的。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他提供另外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特征,我们今天在这里讲信用,我在这里讲这句话可能大家会多多少少有一点点不爱听,但是MBS作为一种基本上没有信用风险的产品,他的投研结构是宏观的。换言之他有经济规模,可以达到规模性。一个交易员可以管500亿、1000亿的盘子,因为这里面最大的风险是利率和早偿,这两个指标都是宏观的指标,你研究清楚之后,你管的这个盘子是可以不停往上走的。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个管信用的投资经理,他盘子里面能够管到多少。
2000年以来,国内PPI共经历了四轮明显的上行周期,具体包括2002.2-2004.10、2007.7-2008.8、2009.7-2011.7、2015.12-2017.2。其中,2002年和2009年均是需求拉动为主导的通货膨胀,而2007年、2016年则是成本拉动型为主导的通货膨胀。
PPI上行阶段股市表现
从盈利角度来看,历史数据表明PPI与工业企业利润变动明显正相关,银行业利润也与工业企业利润相关联,所以,很大程度上A股整体盈利与PPI有较高的同步性。而基于股市先于业绩表现的规律,股指拐点通常领先PPI拐点。从估值角度来看,在PPI上行阶段,市场估值难有较大幅度的抬升。
由于本轮PPI上行与2002、2009年更相似,均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胀,因此本文着重分析这两个阶段股市板块的变化。数据表明,虽然在2002年和2009年,因市场影响因素不同,市场整体表现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在PPI回升至高点之前,周期板块占优的市场风格就已经发生了切换。而至于切换到成长占优风格,还是消费占优风格,则与当时处于科技景气周期还是消费景气周期有关。
PPI上行阶段,周期板块内部的行业表现也会呈现结构性特征。从2002年和2009年这两轮PPI上行阶段下的行业盈利表现也可以看出,上游行业在PPI上行后半期的盈利修复更为明显。体现在股市表现上而言,中下游行业上涨多出现在PPI上行前半期,而上游行业上涨多出现在PPI上行后半期。
转债市场如何配置?
对于转债市场而言,在不考虑黑天鹅事情冲击的情况下,转债市场估值进一步压缩的可能性较低,市场表现仍然主要取决于正股走势。
正股方面,从整体格局来看,基于明年5月份PPI升至高点的判断,股指整体可能在3-4月份后会表现较弱。那么,对于转债市场而言,应该抓住明年一季度前的收获期。在二季度之后则应该逐步回归防守策略,多配置一些偏防守行业的转债(消费和医药中的核心资产)和一些低转股溢价率的偏债型转债。
在一季度前,从具体的板块配置来看:1)考虑到当前市场对于PPI上行已经有一定预期,应该在在一季度之前着重布局PPI上行后半场的受益板块,例如采掘、有色金属、化工等上游周期板块。例如,淮矿转债(125.000, -0.65, -0.52%)(110065.SH)、利尔转债(128.200, -4.53, -3.41%)(128046.SZ)、明泰转债(123.930, -0.02, -0.02%)(113025.SH)等。